蜂鳥小說網
簡體版
登入注冊
夜間 加入書簽 推薦本書

劍氣千幻錄 第四十九回 情諧緣結三生石上

作者︰司馬翎

他又道︰「你真個沒有受傷麼?剛才險些駭死我……」

她微微張眼,卻正好瞧見他的太微古劍,也摔在地上。

院外眾人雖說是天下四大劍派中數得上的人物,但敢情都未見過這種超凡人聖的劍法,故此連名字也叫不上來。

這時見陸丹敗後,竟然偎在鐘荃胸前,那種情形,他們豈能看不出來,不由得駭然相顧。

蒼木子怒叫一聲,倏然甩手一劍,以重手法扔將過去,風聲呼呼,勁疾之極。

鐘荃和陸丹兩人正在心馳神醉之際,耳目已失靈效。

蒼木子這一劍聚全身數十年功力,非同小可,眼見逃不了此厄。

驀地天空上白影疾墜,急瀉疾沖,發出一聲清亮的鳴聲。

苞著院牆外也疾飛進一條白影。

天空上疾墜下來的白影,正是陸丹那只靈禽雪兒。

此鳥飛行絕速,此時以全力下沖,更是快得出奇。

當地微響,那柄直射鐘荃兩人的劍光吃它一嘴啄著,猛然一沉。

可是蒼木子功力深厚,這一劍含怒全力扔出,雪兒雖然靈異。卻也無法將它擊落。只把那劍啄沉尺許。

另一道白影恰好疾沖而至,急嘶聲中,又是當地一響,竟然以身擋住那劍去路。

劍墜身現,原來乃是那頭白驢。

罷才它的位置乃在劍人之間加上千里腳程,居然趕上擋住那劍。

這驢可不能刀劍不人,卻是以頸間寬寬的一圈碧梗硬挨那一劍。

可幸此劍已被雪兒啄了一口,故此力道卸卻不少。

便這樣,那白驢也禁不住昂痛嘶叫一聲。

院門外之人,見那白驢、雪兒如此神異,居然能解主厄。

尤其是那頭白驢,竟敢以身硬擋飛劍,又是一駭。

陸丹掙出鐘荃懷抱,卻因這時滿腔幽恨,說不出竟是多麼悲哀和自卑。自憐的情緒,故此連方才那麼驚險的一幕,也沒有看到。

鐘荃雖然知道方才蒼木子一劍扔來之事,然而他又急于告訴陸丹,關于她自以為不幸之事,並非真實,便也毫不理會。

蒼松羽士溫聲道︰「三弟,你這是干什麼?」

蒼木子面色一變,回身就走,霎時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蒼松羽士一飄身,落在院子中陸丹身旁,輕輕叫聲師妹。

她抬起頭,美眸中含著閃閃淚影,蒼松羽士不由得嘆口氣。

她悲聲道︰「大師兄,我如何是好啊!」

蒼松羽士可不知道她問話之意,乃指她代表峨嵋而敗了這樁事,一時誤錯了意,朗聲道︰「師妹你不必為難,根本上一輩的仇恨,不能牽涉到你們兩人里頭,愚兄說的可是實話。」

蒼梧子一听師兄之意,竟和他的客觀看法相同,立刻接口大聲道︰「對,陸師叔那回事,可不能這樣算法。」

鐘荃登時如醍蘸灌頂,又似盛夏時沃下冰雪,心中死結頓時打開。

陸丹也登時芳心一寬,一來的確是為了蒼松羽士的話,可以不必因上輩之仇恨而離開鐘荃。

二來蒼松羽士此言,又不啻說明這位行將成為本派掌門的大師兄,並不重視她比劍之敗,須知她尚是年輕氣盛,對于得失勝敗的判斷標準,並不公允。

尤其是武功一道,絲毫不能勉強,焉有必定要贏不可的道理?

然而她的寬心,也不過是頃刻之事而已,鐘荃的心隨著她面色驟冷而禁不住一沉,他知道她在想什麼。

可是,在這麼多人之前,他怎能說出尤東霖之事。

陸丹的輕功冠絕一時,但听她幽幽一嘆道︰「大師兄,你誤會我的意思了,這一切有什麼用呢廣

嘆聲中,白影乍閃,風聲颯然微響,那婷婷倩影,已經飛越過院牆.雪白的羅衫,迎風飄掠,宛如仙子凌空蹈虛般輕盈飛走。

鐘荃不覺大急,清嘯一聲,疾然飛縱追去,連那柄金光閃爍的太微古劍也顧不得去拾。

可是當他直追出三元宮外時,只見三點白影,在後山叢樹間一間即隱。

心中情知無法追上,卻仍然死心不息,施展出全身功力,疾然追上去。

須知陸丹的浮扁掠影輕功,並不須自己出力,只需前面或後面有風力激蕩,便能借力飛去。

那白驢腳程之快,日逾千里,是以轉眼間便越過一座山嶺而消失。

鐘荃放步急追,身形如星拋丸擲,眨眼間已翻越過兩座山頭,但見亂嶺綿亙,高山接天,竟不知伊人芳蹤何處?

若是此刻換了鄧小龍,必定能夠猜到陸丹一定沒有走遠。

只因剛才他和蒼木子比劍能有多大時候?

那玄石居然能請來陸丹,光憑這一點,便可推測到陸丹定非居于遠處。

鐘荃越走越遠,但見四下黃葉凋零,蕭瑟愁人的秋景,仿佛已把人間完全佔據住。

他灰心地停住步,心情十分沉重。

只因這峨嵋佔地極大,峰巒無數,若果她有心不見他,可真個沒法尋到芳蹤,假使她怕他苦苦尋覓,離山他往,則人海茫茫,更無法追尋倩影。

于是,他回轉身軀,準備回到三元宮去,希望可以從道士口中,問出她的居處,這樣比胡亂找尋上算得多。

雖然他心中明知那些道士見這情形,一定不肯把她居址告訴他。

但總得努力嘗試啊!

同時也須拾回那口太微古劍。

這次,他接著方向回三元宮內,卻又非來時原路。

走到一個幽谷中時,忽然瞧見方巨正赤著上身,在那兒練橫練工夫。

他宛如黑夜中漂流在大海中孤舟,忽然瞧見燈塔的光一般,喜叫一聲,疾沖下谷去。

方巨一見師兄來到,歡喜地大叫一聲,鐘荃來不及跟他說什麼話,匆忙地催他道︰「快帶我去找陸姑娘,快……」

方巨一手抓起那紫檀竹杖,撒開飛毛腿,就像一陣狂風般卷滾而去。

還是鐘荃細心,替他拾起那件上衣,緊迫而去。

眨眼間他已和方巨走個並肩,大聲問道︰「怎麼你直往三元官跑呢?」

方巨宏聲道︰「他就住在宮後不遠的一個大石洞里啊,我雖住在宮,但每日都在那石洞和她在一塊兒……」

鐘荃恍然點頭,怪不得自己越追越不見人,敢情是趕過頭了。

這時心中更急,惟恐她會收拾衣物離開峨嵋,那樣子一來,人海茫茫,他雖有尋遍天涯、踏破鐵鞋的決心,卻也不中用。

方巨忽然大聲道︰「師兄你瞧,那不是雪兒麼?」

鐘荃抬目一瞥,只見一點白影,破空疾飛,那去路竟是出山的方向。

當下心中大急,料得陸丹定然匆匆離山遠走。

鐘荃這時候急急得到那石洞去瞧瞧,不久工夫,方巨已在一片石崖前停步。

他大聲叫道︰「姑娘,你看看是誰來了?」

石洞里毫無回聲,方巨回頭道︰「莫非姑娘不住麼?」

鐘荃的心直往下沉,一語不發。

猛抬頭,只見那邊林下白影一閃,卻是那頭白驢,當下心頭又撲通一跳,驚喜參半。

方巨一彎腰,鑽入洞中,鐘荃迫不及待,也跟著走進去,他可不必彎腰低頭。

但見此洞寬達兩丈,除了外面這一進之外,尚有一洞。

方巨不敢進去,在外面叫一聲。

鐘荃也無心欣賞外洞擺著古色古香的石制幾椅,凝神等待內洞的反應。

然而方巨那大叫聲的回音響過之後,仍然沒有人回答。

鐘荃心中風車也似地一轉,忖道︰「她那白驢還在外面,難道她也在外面的林子中麼?

別要讓方巨一叫,給她發覺我來了,立刻跑掉。我無論如何,也得立刻去瞧瞧,倘若她不在,便得往外面……」

念頭尚未轉完,身形一動,疾若飄風,已問進內洞里。

一進了內洞,鼻端襲來一陣幽香,放眼一瞥,但覺這里面哪兒似個深山古洞,簡直和高府深院里的閨房無二,靠底壁處一張紅木大床,垂著淡青色的羅帳,此刻已經撩起。

只因壁上燃著兩盞明燈,故此照得清楚,床上繡衾凌亂,俯伏著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身軀矮小,秀發遮住肩背。

他一飄身,到了床沿邊,輕輕叫道︰「陸姑娘,恕我冒昧闖入閨房。」

但見她肩頭輕輕抽動,原來在伏枕啜泣。

他坐下床沿,俯身低聲道︰「陸姑娘,你別傷心哭泣,听我說,那尤東霖……「她猛可翻將過來,並且微仰起身,面孔和他相隔不過半尺,直是呼吸相接,幽香微度。

他瞧見她五面上淚痕縱橫,一種楚楚可憐的神情,使得他驀地住口,愣住不動。

她道︰「你真個要把我迫死不肯罷休麼?你……你真個這麼狠心?」

她的聲音幽幽細細,益發令人生憐。

鐘荃還未做聲。

她又道︰「你把那廝殺死了麼?」

「沒有。」他趕快應道︰「因為後來我問出真情,他可是個好漢子,不會;不會……「他可說不下去,但卻知她能夠明白他未曾說出來的意思。

「嚇?」

她幾乎坐了起來,若不是鐘荃的上身把她擋住的話。

她的眼楮睜得圓圓大大,臉頰那醉人的紅暈似乎會射出來光彩,艷麗之極。

「我能相信你的話麼?」

她故作懷疑地問,其實她這時已經完全相信了,只不過想鐘荃多說一次,她便多添一些快樂。

她瞧見鐘荃背定地點頭,但更瞧見他眼中說不盡的喜悅,以及面上泛上不好意思的羞紅。

因為這刻他們的軀體是如此貼近,以致能夠感到彼此的心跳。

「現在我知道……了!」鐘荃眼中泛射出從未曾有的異彩。

「你知道什麼?」她問,稍稍離開他一點兒。

「我明白羅姑姑何以能夠忍受四十年自囚空谷石崖,放棄了美好的青春和∼切的原故,的確是多麼美妙和幸福的感覺啊……」

他已忘了自己,因此,他說得十分流暢。

她驀地一震,完全明白他話中之意,特別是後面的一句話,那是率直地指他們之間的愛情而言。

一切事情的發生,像是早已如此,雖則她一向不太敢肯定,但現在她卻能夠確定了。

這真是奇妙和幸福的時刻,她如受催眠地伸手抱住他粗壯的脖子,把臉頰埋在他的胸懷里。

她嗅到男性的氣味,那是一種奇異而令她十分快慰的氣味,她深深吸著。

石洞外的秋風,吹刮過山頭萬木,但那風籟變得這麼悅耳動听,再沒有半星兒令人哀愁的味道。

方巨這傻大個兒不知怎地窺見了,他雖是個渾人,可是他能夠感到任何真摯的感情,這兩位俱是他所敬愛的人。

如今能夠相愛在一起,他打心里頭快樂得不得了。竟然走出洞外,和那白驢在草坡上快活地滾在一起。

從此之後,鐘荃也暫居在曉月崖三元宮,每天的晨昏,在宮後一座山腰的石崖洞前,總見到金光銀虹,經天匝地般浮扁飛舞。

那便是陸丹和鐘荃在練劍,鐘荃練得特勤,因為他必需趕在這大半年之內,練成太微古劍上的戌土劍法。

以便在百花洲的劍會上,一舉贏了武當玄機子的朱雀古劍。

他的勁敵除了玄機子之外,尚有一個華山的桑姥。

如果單單是比試武功,他可不必傷腦筋,但她的身份和淵源,都有點兒不同別人。

鐘荃必須考慮清楚,以免將來回山,大惠師叔會因之不快。

至于陸丹,她如今已放棄斗劍之舉,但她還記得當日敗于毒書生顧陵手下之事,故此她仍然勤練不輟。

還有一樁事,便是那朱修賢大叔,至今音訊沓然,朱大嬸非常擔憂,請托了所有峨嵋派的俗家弟子,在順便時查探他的下落。

可是他有如泥牛人海,沓無蹤跡,使得陸丹心里很是不安。

一則為了那價值三十萬的鏢貨不知下落何處?

二則為了朱大叔的性命,甚是可慮。

必于第一點,鐘荃告訴她已代她賠了三十萬兩銀子,故此不必理會,倒是那位朱大叔的生命,卻是堪虞。

于是陸丹便準備過些時候再下山去訪尋。

這是因為鐘荃要練那戌土劍法,必須陸丹幫助他解釋劍上古篆,有那不識的,便依樣葫蘆寫在紙上,出山去尋那飽學老儒解釋。這可費時得很,故此陸丹分不出身去訪查。

兩個月後,鄧小龍尋上山來,見到了鐘荃,也著實替他喜歡得此神仙佳侶。

他帶來了一些消息,令鐘荃和陸丹都十分感興趣。

原來鄧小龍將薛恨兒跟隨毒書生顧陵的消息告知桑姥之後。

那位當年風華絕代的華山木女桑清,十分感觸,敢情這位薛恨兒,乃是她親生女兒,父親便是那雪山豺人。

當日在百花洲劍會,她和武當玄機子比劍之後,被武當玄機子的朱雀劍暗中炙傷了真氣,回到住處,忽然昏迷過去。

雪山豺人早有心窺伺,乘機將她污辱了,木女桑清那時雖然醒了,但功力大弱,勉強以木靈掌當胸擊了雪山豺人一掌,雪山豺人負傷遁走。

桑清在騰王閣等候鐵手書生何涪不見之後,留箋題詩,徑回華山。

哪知春風一度,竟然珠胎暗結,生下一個女孩。

她雖然恨極,卻到底不忍殺死自己骨血,勉強養下來,取名為薛恨兒。

薛根兒這名字含有深意,薛字音讀如雪,即是她的父姓,恨兒二字,按字面便可以窺見用意何在。

她從來不把真情告訴薛恨兒,只當是她師父。

筆此直至如今,薛恨兒仍不知她是親生母親,至于桑清對她時愛時恨的心情,似乎不必再解釋了。

桑清這時但覺萬念俱灰,便告訴鄧小龍說她決定放棄百花洲劍會之舉,並且落發出家,接任華山大悲庵庵主之職,那等于是出任華山派掌門。

不過,在落發之前,必須先見到薛恨兒一面,才能夠安心。

鄧小龍最是同情這位桑姑姑,當下便陪她一道下華山,找尋薛恨兒下落。

憑著他在鏢行中的地位,終于在一個月後,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找到了毒書生顧陵的下落。

那位武功冠絕天下的羅淑英,原來也在一塊兒住,儼如是毒書生顧陵和薛恨兒兩口兒的婆婆。

桑清尋到薛根兒,便將真情詳細告訴她,薛恨兒知道了身世,這才原諒這位可憐遭遇的親生母親。

羅淑英得知華山木女桑清曾有如此遭遇,彼此同屬千古傷心人,也自十分同情,當下她也將毒書生顧陵的身世告知桑清。

原來毒書生顧陵之父,原屬文人,只因隔壁住的一家人,乃是早年叱 江湖的人物,如今退隱家居。

一天晚上,總有仇家大舉尋仇,竟然殃及池魚,連顧家也波及了。

偌大的一家人,只剩下顧陵一個。

他那時才不過十二三歲,從此人海流浪,嘗遍受了盡了人間辛酸痛苦,可是苦難非但沒教這位書香世代的小少爺放棄了奮斗之念,反倒磨練得更加倔強。

終于,他流浪到北京,不幸有人家失竊,適好見他一副襤褸樣子,便思疑他所為。

彼陵一見勢色不對,只因他流浪過不少地方,知道只要一被認為是賊,真是有口難辯,即使後來解說清楚,至少已被人揍個半死,于是發腳便走。

仗著人小精靈一時沒給人們追上,可是奔出大街時,忽然踫上和坤經過,煞不住腳,直撞入開道街衛士隊伍中,立被抓起來。

和坤在轎中見到巷中好些人氣勢洶洶地幾乎沖出來,便發覺了這回事,待得衛士報告抓住一個小童時,他見到顧陵雖然蓬首垢面,仍掩不住清秀之氣,特別是雙目炯炯,黑白分明。

不知如何心念一轉,居然不加罪而放走,還贈了一點銀子。

其後顧陵遇上瘟煞魔君朱五絕,習得一身文武全才,因恨武林人殺他全家,故此凡遇會武藝的人,都徑下毒手,不分正邪,都一律同等待遇。

這種行徑,多少也受瘟煞魔君朱五絕之不滿天下人的觀念所影響。

他為了要報答和坤昔年釋放贈銀之恩,故此自動夜見和坤,答允保護一年。

和坤豈是愚鈍之輩,見他夤夜出入戒備森嚴的相府,來去自如,如是尋仇,早已沒命,昔年之事,卻仍依稀記得,當下十分高興。

及後和坤又試過他的武功,發覺府中最高明的衛士,根本不堪毒書生顧陵一擊,至此更加歡喜,遂布置了一處隱秘之極的地方給他居住,這樣即使毒書生顧陵日後離開了,外人仍莫測高深。

如今江湖上可多半知道毒書生顧陵已經離開京城,隱居在江南。

卻不知還有一位更高明的奇人,也住在那里。

華山本女柔清和天計星鄧小龍,得知毒書生顧陵的悲慘身世,登時原諒他以往屢施毒手于武林人身上,以及保護那天下人皆欲殺之的權奸和坤。

另一方面,也極欣慰薛恨兒能夠以愛情的力量,使他放棄了這種行徑,正常地過著平凡的生活。

桑清準備住一些時候,便回華山落發擔當大悲庵庵主之位。

鄧小龍見沒有事,便先辭走,一直往峨嵋尋鐘荃,只因直至此時,不論萬通四大鏢頭如何盡力查訪,那失鏢依然如泥牛人海,查無消息。

筆此他不得不立刻趕上峨嵋。

鐘荃立刻告訴他關于失去的鏢貨,因為當時陸丹趕赴西安,故此由同行的朱修賢負責埋藏。

可是朱修賢目下音訊沓然,生死難卜,又是一樁怪事。

鄧小龍如今又不得不為了那朱修賢的下落而匆匆下山。

臨走時,概略地和鐘荃討論過百花洲劍會的形勢,反對鐘荃認為只有武當玄機子乃是唯一勁敵的說法,卻提醒他還有一個海南劍派的潘自達,也不可以忽視。

雖說目前鐘荃比他略勝一籌,可是經過一段準備時間,怎知那詭譎過人的潘自達會有什麼毒著?

這個說法鐘荃也甚同意,約好在明年中秋劍會舉行前一旬,到達鄧家會晤。

他們送走鄧小龍之後,鐘荃征得陸丹同意,便寫了一封信,詳細地將下山經過,迄至與陸丹相好,留在峨嵋練劍為止,稟告師父普荷上人。

另又附一函與師叔大惠禪師,稟明華山之行經過。

這兩封稟帖如派遣人送去,來回非一段時間不可。

原來他乃是利用那一飛千里的靈鳥白鳶,餃書至昆侖,這樣只須數日工夫,便可來回了。

當然他們也不過是嘗試一下而已,因為白鳶雪兒未曾去過昆侖,可不知它能否達成任務。

雪兒奉命餃書去了,鐘荃和陸丹兩人緊張地等候回音,但盼雪兒能夠把書送到昆侖,便知道普荷上人法旨究竟許可他和陸丹成其美事與否了。

這可是兩人的終身大事,因此不由得他們不著急,這一來連懵懵懂懂的方巨,也因他們焦慮緊張的情緒而變得十分不安,儼如有大禍將至。

他們必須等到鐘荃的師父普荷上人降下同意的法諭,然後可以去稟告當今峨嵋掌門一葉真人。

雖則陸丹的終身大事一葉真人管不著,但她仍堅持如此;原來她總覺得和昆侖弟子相愛,總是愧對亡父。

筆此,她必需有一位尊輩主持,方能心安理得。

否則,這良心上的負擔,可就夠她一生慢慢承受了。

四天之後的黃昏,鐘荃和陸丹在石洞下面的平幽谷里練劍,那太微古劍上起的金光和太白古劍幻成的銀虹,交織飛舞,比天邊的彩霞更加眩人眼目。

劍上發出的強烈風力,把幽谷四下的矮松卷擊得濤聲如海。

天上傳來一聲清亮之極的鳥鳴,劍氣彩虹立刻消歇。

白影乍閃,急墜而至,陸丹一伸玉臂,驀地臂上多了一只靈駿可人的白鳥。

這位有翅膀的使者頸上系著一個小巧的銀盒子,陸丹摘下來,交給鐘荃。

她讓鐘荃打開銀盒,取出里面折著的薄箋,先行閱看,卻不走近去同時閱讀。

可是她那晶瑩如天上星星的眼楮,卻不稍瞬地觀察他的臉色。

她宛如瞧見旭日初升般,那欣欣的朝陽光把整個大地注人生氣。

鐘荃讀完那張薄箋之時,抬眼含笑向她一瞥。

卻見她已經背轉身,用那雙比白玉還要白女敕縴手,撫模雪兒的健翎。

他能夠看出她玉手微微的顫動,那該是由于心情緊張時的現象。

他先恭敬地向西北叩頭行禮,感謝恩師。

然後,悄悄走到她背後,輕輕叫道︰‘丹,你猜想恩師的法諭里說些什麼?」

他們早在許多日以前,已經改變了稱呼,她撒嬌似地搖擺一軀,沒有回答。

但她立刻驚喜于那雙強有力的臂膀,攔腰抱住她的縴腰。

雪兒撲地展開白翼,飛將上天,倏又下沖,到了兩人頭上,促狹地鳴叫一聲,然後才真個刺天飛去。

陸丹回轉頭,兩人相顧一笑。

一切盡在無言之中,現在他們已沒有什麼可慮的障礙,只等候時間過去。

然後

峨嵋掌門一葉真人也十分贊同這一對年輕高手,結為鴛鴦,曉月崖三元宮中諸道侶,沒有誰不喜歡這位昆侖高弟鐘荃。

只有那蒼木子,永遠設法避免和鐘荃或是陸丹見面,他倒不是因為陸平那點兒仇恨而使然,卻是為了他打不過鐘荃和陸丹而生了嫌隙。

日子變得非常甜蜜,陸丹甚至于連練劍也見出疏懶。

她已開始一個新的人生階段,這種變化雖然在她是完全陌生和幾乎是猝不及防的,可是憑借那熱愛,卻覺得非常有意義。

她開始想了許多從未曾想過的事,她得常常去找來大嬸傾談,雖則她實在怕瞧見朱大嬸的憂郁樣子。

必于誓欲挫敗毒書生顧陵之心,如今亦已冷淡下來。

筆此,她變得懶于練劍,她得準備許許多多事情。

快樂的時光,總是容易度過,嚴寒的冬季,明媚的春日,苦熱的夏天都相繼流逝,又到了蕭瑟傷感的秋天。

他們一齊下山,徑往南昌府找鄧小龍。

鄧小龍在這期間曾去過一次華山,之後,便完全不再出門,關于尋訪朱修賢之事,也停頓下來。

鐘荃和陸丹帶著方巨到了鄧府,受到極殷勤的招待。

但鐘荃仍然覺出這位城府甚深,智謀過人的師兄,已變了許多,變得對什麼事都很灰心,尤其不時會流露出郁郁之色。

他明白師兄是因為去過華山之故,可是卻不敢撩起這樁事。

情根錯種,相思無期,這種無可奈何的情形,教他能說些什麼?

還有十天,便是百花洲劍會之期。

江湖上早已哄傳這件大事。

因此,南昌府中來了不少陌生的江湖人。

這一次劍會應該比上一次更哄動一時,只因除了四大劍派,年輕高手如神龍鐘荃和陸丹等俱是震駭武林的風雲人物之外。

還有海南劍派的潘自達,他在慶余樓和大內二老一役之後,聲名轟傳遐邇,只因潘自達為人詭譎自傲,竟然將那一役傳出江湖,說是他露的一手。

而鄧鐘兩人,卻惟恐避之不及,半點兒風聲也沒有泄露出來,這一來潘自達的聲名,更凌駕于四大劍派各好手之上。

江湖上揣測的意見甚多,不但對于華山、武當的老一輩好手能否贏得昆侖、峨嵋的年輕好手這一點甚感興趣,還有那潘自達究竟功力如何?

大內二老中尚存的乾坤手上官民會不會屆時現身劍會?

那神秘而技壓天下的毒書生顧陵,會不會也來爭奪這天下第一劍術盟主寶座?

傳謠紛壇,更增加了要來觀戰的興趣。

卻沒有人知道,必在劍會上逐鹿盟主寶座的兩人,武當的玄機子和昆侖的鐘荃,早就到了南昌府。

另外少林寺達摩院首座五岳上人,如今已在下山途中,若不是因別一樁事情適好發生,也會帶同黑猿賀雄現身百花洲劍會上,找鐘荃的麻煩。

中秋佳節,皓月當空,家家戶戶,懸掛彩燈,觸目一片共慶升平的景象。

鄧府里一共出來八個人,那是主人鄧小龍、神龍鐘荃、陸丹、方巨以及萬通四大鏢頭。

他們都在前兩天在鄧府聚齊踫面。

鄧小龍備有私家大舫,泊在湖邊等候,故此他們不必急忙。

八個人走進城內,除了白衣飄飄的陸丹,以及扛杖的方巨之外,其余六人,全是穿著長衫,步履間衣角飄擺,路人乍眼真料不到這六個斯斯文文的人中,有一個人正是天下武林矚目關心的劍術名家。

鐘荃指點家家房房都有燈燭香案道︰「這可是二十年了,小弟在想,當年大惠師叔是不是瞧見同樣的景象?」

鄧小龍听他話中帶出無限感慨。

忽地奮然道︰「師弟你別想這個,今宵正須奮發雄心,氣吞河岳,請看愚兄也不是已感如身受,甚是興奮麼?」

鐘荃果然精神一振,朗聲道︰「師兄教訓得極是。」

陸丹扯著他的衣袖,悄聲道︰「可也別太緊張,台下若然有什麼人想用暗算手段,都有我哩!「

八個人走到湖邊,忽听前面有個尖細刺耳的聲音在叫喚船家。

鄧小龍和鐘荃相顧一眼。

鄧小龍道︰「那廝果然來了,等會兒師弟若在台上踫著他,劍下可別客氣。」

陸丹道︰「哦?是那姓潘的怪物麼?」

鐘荃點點頭。眾人走到湖邊,只見皎潔的月色之下,一個矮矮胖胖的人,牽著一匹駿馬,站在湖畔等候。

這刻距劍會開始的時候只有一盞熱茶的時分,故此所有慕名而來的江湖人,早都到齊了,湖邊再沒有別的人。

那匹馬忽地微嘶一聲,回首向鐘荃這邊直瞧。

鐘荃道︰「那是我的黃馬啊;難得他還認得故主。」

潘自達正在因無船渡湖而焦躁。

這時一聞語聲,認出乃是鐘荃,也自回首瞧望。

鄧鐘兩人越眾而前,忽然已到了潘自達身旁。

潘自達尖聲笑道︰「好啊,又踫上兩位了,那一次總算鄧兄機警,我可差點兒逃不掉呢!」

鄧小龍道;「你也來比劍麼?」

語氣甚是冰冷。

潘自達尚未回答,忽然瞥見鐘睫身後的白衣人。

原來陸丹仗著浮扁掠影的功夫,緊跟著鐘荃,她是不肯他離開一步。

他道︰「你……你也來了!」

鐘荃見他用手指著自己,沖口應道︰「這有什麼奇怪的。」

卻听鄧小龍道︰「他不是指你!「

心中立刻明白潘自達指的是誰,也自扭頭回顧。

陸丹攀著鐘荃的臂膀,在他身後露出頭來,道︰「怎麼樣?我來不得麼你想上台比劍,先得過了我一關,才準渡湖。」

潘自達見她和鐘荃親熱成這樣子,不由得妒火直焚起來。

上一頁返回目錄頁下一頁單擊鍵盤左右鍵可以上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