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小說網
簡體版
登入注冊
夜間 加入書簽 推薦本書

縱橫四海 第十一章

作者︰亦舒

船返回溫哥華的時候,年輕的翠仙已經懷孕。

四海要通過若干私人關系,翠仙才能上岸。

溫埠的糖業鉅子羅渣士特地派管家來接他上岸。

一個中國人能得到這樣待遇,實屬難得。

他們一家只能住在店中閣樓。

四海告訴妻子︰「暫時忍耐一下,不久我們可以置幢房子。」

可是等到第二個孩子出生,他們仍然屈居閣樓。

人客進進出出,順便與孩子們玩,「這麼大了,會講話沒有,啊,不給我一個笑臉嗎。」

拔翠仙為這個情況生氣︰「邋遢真是中國人本色。」

四海卻笑嘻嘻,錢都搬到鄉下了,先安置了家人再說。

拔翠仙猶自恨恨道︰「一團糟!」

四海的妻子只得訕訕地抱起兩個孩子,「來,媽媽同你們上街看摩托車去。」

她對這位長得像外國人的姑女乃女乃既敬且畏。

拔翠仙看著他們母子的背影︰「根本幫不到你。」

四海對姐姐一向容忍,笑道︰「她已經幫到不少。」

拔翠仙大怒︰「你才一心一意幫著她。」

四海唯唯諾諾。

「我在維多利置了間房子,租給你們住,老婆同孩子沒事別出來獻世,拋頭露面,當眾喂女乃,成何體統!」

四海默不作聲。

「鄉下親友還以為你的錢是揀回來的吧,設想到財主自己活得像乞兒。」

半晌,待翠仙罵夠了,四海才說︰「也只得姐姐疼我罷了。」

拔翠仙住了嘴。

只有這小子明白她,她臉色稍霽,說下去︰「維多利中國人越來越多,你不如到那里去開爿分店,兩邊走,想必照顧得來。」

四海搔搔頭皮,他苦無本錢。

「我替你想過了,這是最後一次借給你,以後可不準動輒回鄉下去充大頭鬼。」

泵女乃女乃走了良久,孩子們才由母親領著回來。

翠仙吐吐舌頭,「厲害。」四海笑,「她年輕時,更不讓人,此刻已經收斂了。」

「不過每次罵完,我們總撈些好處。」

「她心好。」

「她長得似外國人,還有,女兒更活月兌月兌是個洋女圭女圭,真漂亮。」

四海應一聲,他不願意與人在背後議論他姐姐,即使那人是他妻子。

「她做什麼生意,賺那麼多?」

「孩子哭了。」

「沒有哇。」

四海溫和的重復︰「孩子哭了。」

翠仙立刻知道丈夫是叫她住嘴,她飛紅了臉,從此不再多嘴。

四海甚覺安慰,知道她明白了。

這樣的妻子,也已是賢妻,四海為自己慶幸,不然的話,他管他做,她管她說,有什麼味道。

懊年冬季,天氣特別冷,成日成夜刮著大風雪。

深夜。有人急急敲門。

四海的屋子尚未裝置電燈,他自床上躍起,點起洋燭,下樓察看。

阿子聞聲,驚嚇,哇一聲哭起來。

一打開門,風夾雪撲面而來。

門外站著兩個人。

站前頭的听見幼兒啼哭,微笑道︰「四海,你做了爸爸了。」

那個映著身後風雪,宛如天兵降世,他哈哈笑起來,把身後一人拉進屋內。

四海驚喜萬分,「老孫!」

他的同伴是王興。

老孫說︰「四海,麻煩你做些熱的面食,餓壞了。」

翠仙安頓了孩子,立刻來幫忙,一句話不說。

因趕時間,先炒了一大碟肉絲炒年糕,再切了半只醉雞。

王興吃得特別多。

「老孫,你們是幾時到的?」

「來了有幾天了,到今日才抽空來探訪你們,切莫見怪,四海,你在溫埠多人知道,據說,龐英杰是你姐夫,能否介紹我認識?四海,鎮南關已經起義,我們需要大量軍費。」

四海一言不發,轉入房內,取餅一只小鐵箱,走出去,交在老孫手中。

老孫笑了,「別交給我,我們此地有個代表。」他說了姓名地址。

王興仍然埋頭苦吃,四海替他斟了一大杯熱茶,他咕嚕咕嚕喝下,走到牆角,席地就睡。

老孫說︰「他累了。」

「明朝我去打電報,請龐大哥來見個面。」

老孫按住他的手,「不可,在電報中告訴他,由我去拜見他。」

「老孫,起義的情況怎麼樣?」

「你問王興,他指揮起義,身先士卒,來往大陸海外,十進十出。」

四海頷首,「老孫,你先休息,我來同你打個地鋪。」

把客人安頓好,四海才汕汕地同妻子說︰「把節畜全捐出去,你不反對吧。」

翠仙笑笑,「開頭時還不是一無所有。」

四海甚覺寬慰。

「不過,革命這件事,終于渺茫。」

「何以見得?」

「清朝幾百年的天下了。」

「他氣數已盡。」

「四海,你盼望建立民國?」

「當然,誰不希望國家壯大進步,民生舒泰豐足。」

「會不會換湯不換藥,到頭來又是騎在老百姓頭上喊打喊殺,為所欲為?」

「老孫同王興兄弟像是這樣的人嗎?」

翠仙低呼一聲,「他們打算黃袍加身?」

「不,不做皇帝,叫總理、總統、主席。」

翠仙怔怔地出神,回頭見丈夫神情亢奮,不敢潑他冷水,只在心中嘀咕︰只怕都一樣哩。

天還沒亮,四海就起來了。

他與老孫到鎮上電訊局去打電報給龐英杰。

憊沒到中飯時間,龐英杰的回音就來了。

他會乘晚班鐵路到溫哥華。

一進門便握住老孫的手,「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他呵呵笑起來。

笑聲宏亮,把幼兒震得發呆。

二人如多年老友般,立即密密斟談。

王興卻仍然只顧吃與睡,臉色漸漸紅潤。

翌晨,他們一行三人便匆匆離去。

四海送他們到門口,微弱抗議︰「怎麼沒我份?」

王興忽然笑一笑,「四海,後方最需要你。」

四海自嘲︰「是,我只會打鋪蓋炒年糕。」

龐英杰訝異,「這小子又在妄自菲薄了,三軍沒糧草行嗎?」

四海總算好過些。

真的,一樣一句話,有好听不好听。

越是政治人才,說的話越是中听。

老孫與四海緊緊握手,直到兩人指節都覺得有點痛,才肯松手。

他們去了。

必門回頭,四海發覺妻子整個人松馳下來,拍抱懷中幼兒,哼著小調,臉上帶絲滿足的微笑。

四海知道她提心吊膽,生怕丈夫跟了他們走,但是四海不是同盟會需要的人才。

萬幸。

四海輕輕說︰「你不應那樣想。」

翠仙抬起頭,「我只知我同孩子沒了你,賤若爛泥。」

「國家若淪落在列強手中,我們更加賤。」

餅半晌翠仙才說︰「我的目光沒有那麼遠,」她笑了,深深親吻幼兒臉頰,孩子咭咭笑起來,「我是個普通小百姓。」

夾縫中,只要有一點點雨露,一絲陽光,就存活下來了,且孜孜不倦,開枝散葉。

半個月後,何翠仙趕到四海處。

她沒帶孩子。

獨個兒作男裝打扮,坐下來,月兌下帽子,自褲袋取出一只扁瓶子,對牢嘴便喝酒。

叭光了,把那只銀扁瓶摔到牆角,當一聲,孩子听見卞,蹣珊走過去,揀來玩。

她喃喃道︰「這是命。」

說罷伏在桌子上,醉倒了。

四海夫婦把她抬進臥室去,他倆打地鋪睡。

半夜,她們听到哭泣聲。

第二天,何翠仙神色如若,告訴四海,龐英杰寫過一封短簡,告訴她,暫時不會回家,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辦,她如果能等,就等,不能等,別等,千萬不要勉強。

四海呆住,半晌,震驚他說︰「翠仙姐,是我發電報把他請來——」

拔翠仙擺擺手,「四海,千怪萬怪,怪不到你頭上,他等了他們不知道有多久,事實上他一生都在等中華有復興的一日,銅牆鐵壁都擋不住他。」

大家沉默,四海內心惻然。

「總算過了七年好日子,」翠仙吁出一口氣,「夫復何求。」

四海問︰「翠仙姐,你有何打算?」

翠仙忽然笑了,「等得了,等呀,等不了,另外嫁人。」

四海吃一驚。

翠仙隨即嘆氣。「等,」怎麼不等,革命終有完結的一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等。」

「翠仙姐,要不要搬來一起住?」

拔翠仙轉過頭來,看著四海夫婦,揚起一角眉毛,「什麼,叫我替你們管家,我才不干,各歸各最好。」

四海說︰「是,是,反正姐姐近日常常來溫埠做生意。」

翠仙語氣轉為溫和,「四海,你同我都知道,龐英杰是不會回來的了。」

四海不敢搭腔。

翠仙說下去,「他們都回不來了,」停了一停,忽然吟道︰「可憐河邊無定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她用手掩住了臉。

時間過得真快。

中國人在溫埠的力量也凝結得真快。

四海兩個孩子已進自己人辦的學堂讀書,對數學有興趣,教他們床前明月光,則咭咭笑,無甚理解,同洋童吵架,口角一如外國人。

踢牛仍在店里幫忙,赫可卑利則已返回紐奧爾良去尋親。

店鋪已是溫埠老子號,用著十來個伙計,年年均有盈利,早已償還何翠仙那邊的債務。

手邊一寬松,四海又想起家人。

他妻子很但白︰「我一點不想回去,在家鄉我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兄嫂並不疼我,吃與穿都輪不到我,大哥開口罵我,大嫂只在一旁咪咪笑,恁地陰毒,我不會懷念那種日子,既然出來了,只當逃出生天。」

四海十分尊重妻子,事情耽擱下來。

此刻的他,不折不扣成了僑領,事忙,不經安排,一時也走不開。

一日,他自店里核數出來,被報童攔住,「羅斯福當選美國大總統,買張報紙看,先生。」

四海心想,我們第一個大總統幾時誕生呢。

「四海叔,四海叔,」有個少年叫住他,「請到牛打東街華漢堂,義聲叔收到一封電報,要給你看。」

四海匆匆趕去。

「同盟會有何消息?」

有人遞一張電報給他。

四海諳英語,一看,電報上只短短兩句,閱畢,他淡淡告訴眾人︰「廣州新軍起義失敗。」

整個華漢堂嗡地一聲。

四海一言不發,走回家去。

也不叫車,一直悶聲不響步行了十里路,到家,滿頭大汗,坐倒在椅上,也不作聲。

兩個孩子放學回來,一邊用英語吵架,邊吵邊拍打對方,

進得屋來,那兩個十多歲的男孩看見父親臉色鐵青,知道不妙,卻未知是何事不妙。

四海暴喝一聲︰「為什麼不講中文?你不是中國人?嗄,說!你是什麼人?」

翠仙聞聲,自內堂奔出。

母子三人只見羅四海一張臉漲得血紅,脖子比平日粗了一圈,額上青筋綻現,拳頭緊握,像是要找誰拼命一樣。

翠仙想把他按下座椅,她的手被大力彈開。

蚌然之間,四海又似皮球般泄了氣,坐倒在椅子上,眼淚汩汩而下。

兩個孩子嚇得語無倫次,一直喊︰「爸爸,我們說中文就是了,我們說中文。」講得卻還是英語。

翠仙揮揮手,叫兒子走開。

四海呆著一塊臉。

半晌,翠仙絞一條熱毛巾給他。

他才啞著喉嚨說︰「革命仍須流血。」

翠仙一呆,也落下淚來。

民國成立那年,羅四海四十五歲。

他一直沒有再回家鄉。

兩個妹妹都已出嫁,因四海慷慨的饋贈,嫁妝辦得不錯,兩個弟弟到南洋去過一趟,見識過後,乖乖回來留在家中,稍後亦結婚生子。

「那時,乘船往返大西洋與太平洋已不是新聞,巴拿馬運河已經動工,英國人正嘗試用飛行機器橫渡英法海峽。

羅家已是小康之家,翠仙同丈夫說︰「要回去的話,我們陪你回去。」

四海卻猶疑,「听說歐洲要開仗了。」

「咄,這同咱們有什麼關系。」

翠仙總是不理世間大事。每當四海教訓兒子︰「我像你們那麼大的時候……」她就在一旁笑。

羅愛華與羅愛漢兩兄弟才智相當出眾,時常到舊金山替父親辦貨,手段精明。

「比他們父親聰明,但是,羅四海為人較忠厚大方」,是外人相當公正的評語。

羅愛華找來經紀人,表示想購買西溫哥華山上一塊地皮,

那經紀人只是說︰「該處風水不宜華人,況且,盛傳西方將罕濟蕭條,抓緊現款,比較實惠。」

愛華對愛漢說︰「總有一日,我要住到這里來。」

愛漢這才領悟到;經紀是存心推搪他們。

「白人倒底怕我們什麼?」

「義和拳、小腳、辮子、」鴉片、麻瘋……還有,活畜祭祖之類的落後秘密宗教儀式。」

「終有一日,他們會為這些著迷。」

兄弟倆大笑起來,暫把英屬產業地皮一事,擱到一邊。

這一笑,驚動了父親,羅四海板著臉出來問︰「笑什麼,刻薄老伙計真的那麼有趣?」

愛華知道有人在父親跟前告狀,便據理力爭︰「爸,公司有公司規矩,已支了退休金給他,他嫌不足,便在你跟前嚕嗦。」

「你們小時候,還不是他幗著你們滿山幸。」

愛華笑,「爸,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給他特別待遇,別的伙計要抱怨,不能服眾,以後很難辦事。」

愛漢說︰「爸,日後你私人幫他,又是另外一件事。」

四海听著,認為有理,但又覺得兩個孩子冷酷無情,半晌作不了聲。

愛漢忽然加一句,「翠仙姑也說這樣做正確,此刻店里好幾十人,依規矩辦比較好。爸,時勢不一樣了,現在是二十世紀,同從前老板伙計睡一個鋪蓋不可相提並論。

四海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隔一會仍然說︰「待人要寬厚。」

愛華松口氣,「爸真是明白人。」

「對,你們母親有無與你們說過--」

兩個年輕人齊齊怪叫起來︰「此事萬萬不能听從。」

羅四海拍桌子站起來,「胡說,回鄉娶親天經地義,我同你媽媽就是在鄉間結的婚。」

「盲婚!」

「盲婚有什麼不好,你們親眼看到我倆相敬如賓。」

愛華申吟一聲。

「溫埠有你意中人嗎?說。」

愛漢搶著答︰「爸,我不忙結婚。」

「你,你已經廿歲,你哥哥廿二,打算幾時成家?」

「遇到合適的女子再算。」

「慈母多敗兒!」羅四海氣頭上,直把責任推卸。

「噫,教不嚴,父之過。」周翠仙在他們身後出現。

四海氣鼓鼓。

「時勢真不同了,前日我看到翠仙姐,真嚇一跳,裙子只比膝蓋長一點點,小腿光致致露在外,穿一雙絲襪,據講是最新時裝,頭發也剪短,倒似我小時候剪的妹妹頭……她老人家人老心不老,我們也要學一學。」

愛漢搶著說︰「那是法國可可香奈兒設計的服裝。」

羅四海問︰「什麼?」

「爸一向不理這些。」愛華說。

羅四海接著手叫他們走。

「在爸面前,我們永遠只得五歲。」

「你倒想,三歲才真。」

翠仙輕輕對四海說︰「我陪你回鄉走一趟好了。」

「孩子們也總得向祖母鞠一個躬。」

「我同他們說過了,他們不想回去,只說中國在內戰,叫我們也別去。」

「一代不如一代。」

「翠仙姐也這麼講。」

四海看向窗外,是初春,一列櫻花樹正盛放,雪白一團團花蕾攢滿樹梢,囚海低下頭,「時間為什麼過得這樣快,時間到何處去了?」

翠仙嘆口氣,在丈夫身後坐下來。

「王興已病逝。」語氣蕭剎。

「是,我听你說過。」

四海指指鬢角,「你看看我白發。」

「兒子都那麼大了,怕什麼。」

「昨夜夢魂中,忽然見到王得勝朝我走來。我伸出手去扶他,發覺自己的手還小,原來我只得十三歲,初到溫埠,一無所有……」

翠仙不出聲。

「轉眼幾十年。」四海感喟。

翠仙輕輕說︰「我們叫做好的了,只要一家在一起,天逃詡開心。」

四海說︰「龐大哥不曉得在哪里,難為翠仙姐仍然在等。」

他不牽記女兒嗎?倘若還在人間,應該有訊息回家。」

四海聲音降低,「也許已經不在人世,也許在武昌起義時犧牲,也可以在黃花崗陪伴他的同志,只有我們這種小人物會得越活越好,我們愛惜自己,又懂得鑽營。」

「你有沒有見過翠仙姐哭?」

四海吁出一口氣,」沒有。」

「她真堅強。」

誰說不是,仍然打扮得時髦漂亮,出面做生意,與愛華愛漢兩兄弟不知多談得來。

「四海終于說,「我去訂船票,我們回鄉走一趟。」

愛漢在父母催促下,還勉強願意回鄉,愛華支支吾吾,最後不得不坦白。

「爸,實不相瞞,我約了人。」

「誰?」羅四海雙眼睜得滾圓。

「一個人。」

「我也知道你不會約會一只牛。」

「一位……小姐。」

羅四海即時明白了。

他聲音還算鎮靜,「哪家的小姐?」通溫哥華的華人他都認識。

「她不是溫埠人。」

「啊,她住在月亮里。」

愛華漲紅了臉,「她住美國波士頓。」

羅四海瞠目結舌,沒想到兒子交際網這樣寬廣。

餅一會他才問︰「這位小姐……家里干什麼?」

「她父親是基督教聖公會牧師,姓劉。」」

羅四海面色稍霽,「算是正經人家。」

愛華跟著說︰「她在衛斯理女子大學修英文。」

羅四海又提心吊膽,「呵,我們配得起人家嗎?」愛華笑「爸總是謙厚,我們羅家在溫埠也算有點名望。」

這話不算過份。

上一頁返回目錄頁下一頁單擊鍵盤左右鍵可以上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