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小說網
簡體版
登入注冊
夜間 加入書簽 推薦本書

財妻嫁臨 第二章 消防員的本事

作者︰寄秋

一年後——

「娘、娘,回來吃飯了!」

空曠的山谷中回蕩著︰回來吃飯了、回來吃飯了、回來吃飯了……一陣陣的回聲充斥逗趣的童音。

綿延數百里的大山看不到盡頭,山巒相迭一座又一座,數得來的大小山頭就有百座,其中幾座山高聳入雲霄,長年冰雪不融,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恍若仙山,傳聞不斷。

在略低的一座翠綠環繞的半山腰間,于兩座山交會的山坳處,有道炊煙裊裊飄出,伴隨著一股米飯香。

但是不論遠看或近看,就是看不到半間人住的屋子,白色的輕煙像是從石頭縫滲出,順著風往遠處飄去。

听到孩童的喊聲,此時一名束發如男子的年輕女子從野林中鑽出,她背上背著裝滿野果、蘑菇、鴨蛋的竹簍,手里提著裝了蜂巢的布袋子,誘人的澄黃蜂蜜從袋子底部滴出。

「小聲點,妳把歸巢的野鴨、野雀給嚇跑了,晚一點咱們就收不到掉入陷阱的獵物。」動物比人敏銳,稍微一點小動靜便驚慌失措,但鳥獸也很遲鈍,嚇過了又回到原處。

「娘,柿子又熟了嗎?我們今年做不做柿餅?」一名五歲大的男童穿著耐髒的豆青色衣褲,一蹦一跳的朝女子跑去,明知力氣小還硬要接下比他重的竹簍,表示他長大了,是個能當家中頂梁柱的小男子漢。

「小心點,霜明,你提不動,讓娘來。」這孩子呀!老愛做能力範圍以外的事,總以長子自居。

「娘,我行的,妳讓我試試。」小小身子還沒竹簍高,使勁的拖呀拉的,竹簍仍紋風不動。

「好,你試。」她笑著從後頭托了一把,以兩指勾著,重達三、四十斤的竹簍往前挪了幾步。

「娘,動了?」小霜明驚喜的咧開嘴笑。

「嗯!動了,我家兒子真厲害,可以上山打老虎了。」她取笑的撫撫兒子的頭,給予鼓勵。

「好,上山打老虎,給娘弄一張虎皮做大氅。」小胸脯一挺,十分神氣的發下宏願。

聞言,她輕笑道︰「娘穿虎皮能看嗎?你應該說打幾只雪狐給娘做披肩,那才好看又威風。」

他想了一下,小臉皺成小老頭似。「我沒看過雪狐……」黃毛的狐狸倒是見過幾只,狡猾又膽小,跑得很快。

「娘,大哥,你們回來了。」

石頭縫……不,是石頭後面走出一位面容娟秀的小女童,衣服有六成新,是去年穿舊的衣裙,這一年來個子沒什麼竄高,因此將就著穿,等過年再做新衣裙。

不過再仔細一瞧,哪里沒有屋子,分明是一間石屋,類似窯洞,門口的洞門不大,高一點的大人得彎身進出,左右各有四扇通風的窗戶,但都很小,約小孩子的腰寬。

這里很隱密又少人走動,原就有防著人的意思,里面的木門有三道木閂,上中下一閂,外頭的人就進不來,想鑽窗也不成,頭稍微大一點就卡住,進退兩難,住在里頭很安全。

這里是李景兒無意間發現的。

剛喊她娘的小女童便是當時被雙親丟棄的小泵娘,她原本只是帶著,想找戶好人家收養,沒想到一路走來,撿到的孩子足足有七個,有男有女,年紀最大的不到十歲。

後來有四個被領養,在災難中失去孩子的父母需要撫慰,一個和家人走散了,人家尋著孩子便回家團聚。

霜明的爹娘死于洪水中,他的爺爺帶著他逃了出來,可是祖孫倆又餓又累,病倒了,李景兒和他們歇在同一間破廟里,老爺爺撐不過去了,彌留之際將小孫子交托給李景兒。

但是霜明的病也很凶險,一度高燒到不省人事,大夫們都搖頭,要她早點準備後事,是李景兒不放棄,不眠不休的以烈酒為他擦身降溫,一日五回的灌藥,終于挽回他這條小命。

原本以為燒過頭會影響智力,沒想到霜明一醒過來反而把過去全忘了,淚眼汪汪的抱著李景兒喊娘。

見狀,小泵娘也跟著叫娘,緊緊抱著她大腿不放。

養一個包子是養,養三個包子也是養,她牙一咬,認了,難道還能把孩子往路邊一扔不成?

決定養這兩個孩子後,李景兒先到當地縣衙備了案,表示孩子是撿的,並非拐騙,若有親人來尋自當歸還。

只是備了案後一直沒人上門,她便自立女戶,將孩子歸在她名下,取她的姓氏李為姓,一個叫霜明,一個是霜真,和女兒霜月成手足。

唯一為難的是,孩子一多開銷就大,再加上霜明看病買藥的銀兩,六兩多真的不夠用,她想租間小院子暫時落腳的希望落空,幾個大人、孩子擠在屋頂破了個大洞的山寮棲身,夜里冷風呼呼的吹著,叫人幾乎要凍著。

到了北邊大山,已是深秋時分,她用僅剩的幾文錢請了一位叫胡婆子的老婦替她看著孩子,她獨自上山,找找有沒有什麼值錢的山貨好換銀子,一入山便是一整天,直到隔天早上才返回。

孩子一天沒吃,都餓壞了,她趕緊煮了一鍋蘑菇湯先讓他們填填肚子,而後再估算一竹簍山貨能賣多少。

但是看到孩子饑餓的吃相,李景兒知道這樣不行,她必須在短期間內累積五兩以上的銀子,找個平穩的地方安置孩子。

于是,她想到捕蛇。

在前世八、九年的消防員生涯中,她一年里至少要到民宅、工寮或山區廠房捕十次蛇,大部分的蛇類是無毒的錦蛇,也有常見的赤煉蛇、月復蛇、青竹絲等,她都手到擒來。

因為早做得很熟練了,她用自制的捕蛇器先在附近捕捉,第一次的收獲不錯,抓到十條蛇,七條無毒,三條有毒。

七兩銀子到手了。

有了順利的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她捕蛇的技術越來越純熟,對山勢的地形越發明了,捕的蛇越多,她膽子越大,連足踝粗的大蛇也敢獨自面對,若是有人剛好路過,覺得她簡直是找死!

很快地,她存到三十兩,打算買間一進的院子,正式置產立戶,定居在楊柳縣外的水源村。

正當她在議價之時,又去了一趟山里,這次她遇到腰粗的大蟒蛇,是能把人一口吞了的大蛇,她真的沒辦法了,只能跑給蛇追,慌不擇路的往深山跑去,只求擺月兌大蛇。

誰知一失足往下一滑,人像一顆球滾落,她不知滾了多久,人撞到樹叢才停下來,她大約暈了半個時辰左右。

再醒過來時,巨蟒的尸體掛在山壁間,牠大概追她太急,也煞不住身,龐大的蛇身掉了下來,蛇月復被突出的尖石劃破,肚破腸流,整個蛇身插在尖石里,一動也不動。

李景兒撥開樹叢找生路,意外的發現一處似乎有人居住餅的山洞,里面有一張能躺十數人的巨大石床,上面鋪放的稻束已腐爛,類似床褥的破布黑得發出令人作嘔的異味。

有灶台,有排氣孔,有簡單的鍋碗瓢盆,以及裝水的水缸和石甕,稍加整理整理就能住人。

她又在洞外看了一下,更令她驚喜的是,山洞不遠有個出水量不小的涌泉,匯聚成一座清澈的小潭,她不用走老遠就能提水,水質甘甜清潤,多喝能止咳清肺。

而洞里又有兩個天然洞穴,一個非常冷冽,彷佛放了千年寒冰,人在里頭待久了會凍成冰人,適合冷藏。

另一個洞穴則異常干燥,地上半滴水也沒有,她拿來當儲藏室用,一些糧食、干貨,甚至是煙燻品都可存放。

「妹妹,妳沒看著月姐兒嗎?」霜明很緊張,擔心好動的小妹從石床上翻下來。

「哥哥,妹妹睡著了,吵都吵不醒。」月姐兒就是一頭豬,吃飽睡,睡飽吃,還愛跟她搶哥哥。

他一听,小嘴一咧,「那就好,我們不吵她。」

「娘,哥哥把早上的餅熱了,我們還煮了野菜湯,還有娘常煮給我們吃的蛇羹。娘,我們長大了,可以幫娘干活。」霜真一雙眼兒亮晶晶,一副求夸獎的模樣。

「好,真乖,霜明、霜真都是娘的小心肝。」唉!她最沒轍的就是老人小孩,敬老慈幼的觀念深植在她腦海中。

在山里生活對李景兒的影響不大,她熱愛這種山居日子,樂與山林為伍,和綠意做鄰居。

當她還是李雙景時,單位里每年會安排兩次左右的野外求生訓練和野外求生研習營,以及一年一次的國外觀摩實習,加強他們在救援時的行動力和臨場反應,而她本身也偏愛戶外運動,一有空就到山上露營,因此住在山洞里根本是正中下懷,求都求不到的好機會,她真心把石屋當家看待。

「嗯!我乖。」霜真笑得眼瞇瞇。

「娘,我也乖,听娘的話。」怕失寵的霜明趕緊往前一站。

「好,都乖。」她一個一個撫過孩子的頭,安撫他們的不安。「不過有一件事一定要記住,量力而為,太燙的地方不要踫,太重的東西不許拿,遠離熱湯熱開水,還有……」

「被燙到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要沖、月兌、泡、蓋,用涌泉的水淋在傷處。」兩人異口同聲的說著。

李景兒滿意的一點頭,教育成功。「娘不希望你們受傷,以後煮飯的事等娘回來再弄,你們還小。」

「我們想幫忙。」霜明抿著唇,他不喜歡被當成孩子,家里只有他一個男孩子,他要保護娘和妹妹們。

忘了過去的霜明把對他好的李景兒當成親娘,霜真、霜月是親妹妹,他們是一家人,沒有爹。

「對,幫忙,不讓娘累著了。」學說的霜真嘴甜的撒嬌,自認為夠大了,可以幫娘做點事。

兩個孩子都是經過苦難的,一個被父母丟棄,很怕沒人要她,特別黏李景兒,跟前跟後的沒安全感,一個連日高燒,吃了不少苦藥,記憶消失了,但依然記得住破屋的苦日子。

這一年來,他們也經歷了不少事,從遭人白眼到立足扎根,兩個孩子的心態都有極大的轉變。

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母子四人的確是窮,窮到身上只剩下四十幾文,連間屋子也租不起,一塊大餅分著吃,李景兒因此被迫丟下孩子,入山捕蛇貼補家用。

從閩江縣出發時是盛夏,到了楊柳縣已是深秋,這一段路足足走了三個月,期間還有幾個孩子同行,餐風露宿的苦連成年男子都受不了,何況是一群沒腰高的孩子。

吃過苦的人才知道珍惜,越發懂得惜福。

好在秋天是收成的季節,即使晚了些,快入冬了,但未受到旱災、大水侵襲的山里,到處是可食的野果、山菜,掉落滿地的栗子,還有準備過冬、忙著儲藏食物的小獸們。

李景兒去時背著孩子,手提竹簍,帶著兩個大的去拾栗子、核桃,她將背上的孩子放在地上,上樹摘柿子、酸梨等果子,等裝滿一竹簍再將孩子背胸前,竹簍子扛背後,一手牽一個回山洞。

回程時看到個蜂巢,她怕蜂兒螫傷孩子,便趁孩子睡著了的午後,偷偷準備了干草燻蜂,摘蜂巢她算是專業了,身為消防員這是基本技能。

一般來說消防人員只需要打火救人、撲滅火勢就好,可是現代人將他們當成無所不能的超人,捕蜂、捉蛇還在其次,鑰匙掉水溝里,腳被電扶梯夾住,老人行動不便要搬移,甚至情侶吵架也要前往待命,以免一言不合放火燒房子……

李景兒被各種突發狀況訓練得很鎮定,也造就了她什麼都會的技能,也許不專精,但足以應付日常生活。

在寒冬來臨前,她已經將山洞布置成一間石屋,白米、白面、油鹽醬醋茶等民生用品一趟一趟搬進山,還拾了滿滿的柴火,賣蛇的銀兩買了兩床棉被和一些布料,一有空她就趕緊做幾件換洗衣物。

入冬的寒冷她是知情的,光是棉襖怕是不能保暖,一不小心弄濕了不容易干還十分沉重,因此她在村子里收鴨絨、鵝絨,羊毛也成,塞入原本該放棉花的襖子里。

不過不多,也就夠做她和幾個孩子的襖子,頂多再做一尺見方的小坐墊,給年紀最小的月姐兒用。

之前洞里有幾只置而不用的石甕,她便想著別浪費了,跟山下的農家買了四、五十顆大白菜,以及常見的豇豆、黃瓜、蘿卜、茄子、芥菜……做了韓式泡菜和以米糠腌制的日式醬菜,大山封山後也有些菜蔬給孩子吃。

辣椒沒找著,倒是山椒不少,泡菜她做了辣的和不辣的兩種,滿足了口月復之欲也補充了蔬菜的營養。

「幫忙要看情形,煮飯燒火時一定要有大人在場,湯太燙讓娘端,你們的小手還太細女敕,容易燙傷。」她伸出手,和兩只養得白女敕的小手一比,小小手心顯得粉女敕而健康。

山里面要找大夫很難,山中氣溫較平地低,為免孩子一見風就病倒,李景兒摘了不少野生菊花、金銀花、板藍根、黃花地丁和魚腥草,煮成一鍋當茶喝。

或許是她對孩子們的用心,一整個冬天沒一個孩子生病,頂多咳兩聲、流些鼻水,喝兩碗紅糖姜水逼逼汗就好了。

前一世單身,沒養過孩子的李景兒把孩子帶得很好,可說是無微不至的照料,符合她所知的現代法律規範。

事實上,她是個討厭孩子的人,最怕吵鬧,連親戚的孩子也懶得多看一眼,覺得是來討債的,抱定了一輩子不嫁的獨身主義,養得起房又有儲蓄的她不相信快餐愛情。

可是看到從肚皮爬出來,長得像皺皮猴的小女娃,她一眼就喜歡了,養寵物似的喂她喝女乃。

反正有一就有二,霜真的纏人、霜明的懂事,讓養孩子這件事沒有那麼讓人難以接受,只要不尖叫吵鬧,其他的情況她都可以忍受。

「娘,我會很小心的,不會弄傷自己。」認定自己是「一家之主」的霜明說得很堅定,男孩子本來就要支撐門戶,不該讓「婦道人家」奔波忙碌,娘在家里繡花就好。

看他固執的板著小臉,活似小大人的樣子,李景兒沒再糾正他固執的想法,小孩子的性子要順其發展,不可壓抑。「好,那你要小心點,娘讓你練的字你練了嗎?」

霜明是識字的,居然能一口氣背完《三字經》和《百家姓》,可見從前家境不錯,有讀書的環境。

不忍心中斷他的學習,李景兒做了個沙板讓他在沙上寫字,她買了本《千字文》教他讀書,打算等他大一點再讓他用毛筆練字,她一向不贊成小孩子太早用手臂施力書寫,他們的骨骼還在發育,過早提臂懸空易造成永久性傷害。

「寫了一百遍,手酸。」霜明賣萌的把小手臂舉高,難得展現小孩子的心性要娘親揉一揉。

他臉紅紅地,滿眼期盼。

「娘,我也有寫。」愛跟風的霜真下巴一抬。

李景兒笑著先揉兒子小臂彎,再拉著女兒走入屋里,她將滿簍子的收獲往地上一倒,雞蛋大小的酸梨滾了出來,而後是碩大的栗子、棗子,四、五十顆紅柿,半簍子蘑菇。

壓在簍子最底層的是一只灰撲撲的兔子,死了有段時間了,李景兒最先處理便是兔子,刀法利落的剝皮去骨。

「娘,有肉吃了,我要吃清炖兔肉,加土豆絲的那一種。」口水直流的霜真已經看不上鍋邊貼的烙餅。

「炒兔肉比較好吃,要辣辣的。」受到李景兒的影響,霜明也愛吃辣,但太辣他又受不了。

素手輕點兩個貪嘴孩子的鼻頭。「咱們肉還吃得少嗎?山里頭最不缺的就是肉了,你們去年冬天可吃了不少蛇肉。」

一提到蛇肉,兩雙發亮的眼楮同時看向灶台上滾燙的蛇羹,他們是百吃不厭,蛇肉是他們家最常見的肉類,兔肉是其次,還有山雞,山雞是捉活的,養在屋旁用草棚子搭建起的雞舍,這樣每天都有雞肉吃。

偶爾會捉到獐子、黃羊,但不吃,要賣錢,因為都死透了,沒法養,其實李景兒很想養頭產女乃的母羊,羊女乃補身。

「娘。」睡醒的月姐兒模樣可愛,揉著眼皮從石床上爬下來,一歲半的孩子很愛磨牙,捉起棗子就啃。

「不行,妹妹,果子還沒洗,髒髒。」有大哥架式的霜明一把搶下妹妹手中的果子,從水缸舀一瓢水清洗後再還給她。

「謝謝鍋鍋。」小丫頭笑得很甜,乖巧得足以將人融化。

「是哥哥,不是鍋鍋,來,跟哥哥說一遍。」對妹妹很有耐心的小扮哥再一次引導妹妹喊人,但是……

「鍋鍋。」月姐兒歡快的一喊,小米牙一咬。

朽木不可雕也。

李景兒笑了,一手摟著一個女兒,笑睨兒子的無用功,這孩子注定是愛操心的主兒。

「過兩天我們到城里走一趟。」

李景兒一宣布,兩個大的歡喜大叫,滿屋子野牛似的轉圈,樂得直笑,不知他們在笑什麼的月姐兒跟著傻樂,跟在哥哥姊姊後頭一起繞圈圈,高亢的笑聲快要震破石屋……

水源村離縣城並不遠,走路要半天光景,坐牛車更快,不用兩個時辰就到了,村子里的人常常進城兜售田里的作物,城里的人也喜好現摘的果蔬,便宜又新鮮,因此常有牛車往返兩地,坐一次牛車小孩一文錢,大人兩文錢,若帶的東西多要加錢。

這年頭要開女戶得有房產土地,例如有屋或一畝以上的田地才行,她初來乍到那會兒什麼都沒有,只好寄戶在村長家,後來賣蛇賺了一點錢,便在村子里買了有三間屋子的小院—— 山上的石屋不算屋子,充其量是能住人的山洞,因此戶籍便設在此處,只是他們很少住在這兒,最多從山上下來時歇歇腳或堆些雜物。

她差不多是兩個月入城三次,一是賣她采集的山貨和藥鋪指定的藥草,二是買回必要的米糧及日常要用到的物事。

原本空無一物的石洞在李景兒一點一滴的巧手布置下,漸漸有家的模樣,石床上鋪上厚厚一層稻草,再用被褥壓實了,兩床十斤重的棉被擺放塞滿碎布的枕頭旁邊。

石桌、木頭椅子、七巧板和翹翹板,牆上擺放了曬干的竹子當擺設,雲青色碎花窗簾,屋子外頭有個遮雨棚。

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是慢慢累積起來的,李景兒還移植了兩棵山葡萄,闢了一小塊菜地種菜,今年的腌菜不用再向農家買了,他們自個兒吃還有剩,能腌上幾甕,吃到明年。

「李娘子,帶孩子進城呀!」趕車的老漢咧開缺牙的嘴招呼,幫著挪位子,抱孩子上車。

「是呀!家里缺錢用,剛好收了些東西想去賣,好給孩子換雙鞋。」李景兒說話留三分,一出門她從不給孩子穿上好衣服,以免遭人惦記。

「好福氣,三個孩子都很乖,長得福氣又討喜。」孩子衣衫是舊了些,但干淨,沒補丁,看起來舒舒爽爽。

「那是你沒見到他們淘氣的時候,真要皮起來,我都想拿藤條來抽了。」好在都很听話,不找事鬧事。

「呵呵呵……不淘氣哪是孩子,我家那幾個牛頭是成天橫沖直撞,沒一刻安靜。」看到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難免有幾分比較,可人不能比,一比就唏噓,差太多了。

李景兒笑笑的數了五個板銅板遞出去。

「就收妳三文,養孩子不容易,小的坐妳腿上不佔位,妳留著給孩子買糖吃。」老漢退了兩文錢。

「牛伯,規矩就是規矩,要不你以後不好做人。」她堅持要付錢,不想成為特例,她還沒到需要別人同情的地步。

「妳再推來推去我就不載了,幾文錢而已,計較個什麼勁。」牛伯假裝不悅的板起臉,粗聲粗氣道。

「牛伯……」她不佔人便宜。

「這幾個孩子討人喜歡,我見了歡喜,李娘子也別過意不去,你們母子四人佔得位子還沒福嬸大呢!」跟福嬸才收兩文錢,他收李娘子三文錢都覺得不好意思,有點欺負人了。

說人人到,一龐然大物……是身材壯碩的福嬸到了,她一人頂倆,肥大的**一坐下,牛車明顯一傾,再加上她手邊大包小包的東西,足足佔了三分之一的牛車,足夠坐三、四個大人了,她還嫌車錢貴,和牛伯討價還價,能少一文是一文,不用錢更好,省下來買包子。

但最後還是兩文錢,福嬸氣呼呼的身子一橫,把牛車當睡榻橫著躺,差點壓著坐前頭的霜明。

她就是無賴,愛貪小便宜,一包一包的東西並不重,輕得很,她攬了幫城里的人洗衣服的活計,三天收一回,漿洗好了便送回去,收了銀子再接下一批。

只是她收回來的衣服一件也沒沾過手,全交給她兩個媳婦,她負責收銀子,監督衣服有沒有洗干淨。

福嬸常說自己是來享福的命,早年公婆性情軟和,不怎麼管她,她生了三子二女後,女兒一到十三歲就說親嫁出去,前兩個大的兒子也早早娶了老婆,小麼兒現在才十二歲,婚事不急于一時,有媳婦夠她擺婆婆的譜了。

因為在家里是一人獨大,出了門也是橫行霸道,十里八鄉都曉得的潑辣貨,牛伯只能氣在心里,沒法和她講道理,總不能為了她一個人而耽誤其他人進城。

幸好這一趟坐車的人不多,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鄉里,這才由得她橫,不然誰容得下她無理取鬧的性子。

牛車上載了七、八個人,以婦孺居多,只一個陪著老婆的男人,大多是小孩、婦人,腿腳不便或走不遠的,其實並不重,牛伯揚鞭一吆喝,四個車輪的牛車動了起來。

牛車走得很快,約一個時辰左右再多一點就到了縣城,巍巍聳立的城牆是灰白色的。

「 !要坐我的車回村的,兩個時辰後在城門口集合,逾時不候。」回程再賺一回,省得空車而返。

牛車會在城里待上幾個時辰,城門邊有處牛車寄放處,一天收兩文錢,若一天能載十五個人,其中十名大人,那一天的收入就二十五文,扣去草料和租金,一個月能掙五、六百文,比種田還劃算。

牛伯家有幾畝田,由他兒子媳婦去侍弄,好壞也由著他們,他每天趕著牛車樂呵著,一年能賺七、八兩銀子呢!

「牛爺爺一會兒見。」覺得自己長大了的霜明率先跳下車,再牽著妹妹下車,舉手朝老漢一揮。

「一會兒見,牛爺爺。」霜真也揮手。

「見,見,爺。」月姐兒興奮的直流口水,一歲多的她理應說話伶俐了,可她懶得說話,能省字就絕不多說。

看到孩子們不生疏的喊爺爺,牛伯樂得哈哈大笑,直說一會兒買糖花給他們甜甜嘴。

一早出門只喝了幾口粥,不只李景兒餓了,幾個孩子也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李景兒背起竹簍,不急著兜售,她看看附近擺攤的攤子,朝其中一攤熱湯滾動的小攤子走去。

「老板,給我兩碗餛飩湯,一碗大份餛飩面,面上撒花椒,多一點,再給我三個空碗。」

攤子的生意不錯,李景兒喊完之後,又等了好一會兒吃食才送上來,湯很燙嘴,她將一顆顆的餛飩從湯里撈起,放入空碗中吹涼,讓孩子一邊吃餛飩一邊喝湯,不會燙著。

她又從自己的湯碗中撈出一些面條,分別放在兩個大的孩子碗里,光吃餛飩不頂飽,要加點面食。

「娘,妳吃,我吃不了那麼多。」知道娘的食量大,很會吃,怕娘餓著的霜明又把面推回去。

「吃,多吃才能長高,你不想長成男子漢好保護娘和妹妹們嗎?」李景兒將不燙的餛飩用筷子夾開,一小半一小半的喂小女兒吃,月姐兒還不會用筷子,只會用湯匙挖飯吃,吃得滿臉飯粒。

「可是,娘會餓。」他不要娘挨餓。

李景兒動容地輕扯他耳朵,解開荷包讓他看里面還有五十個銅板。「娘還有銀子,餓了再吃肉饃饃。」

看到叮當響的銅錢,他咧開嘴笑了。「好,娘吃肉饃饃,霜明吃面條和餛飩,我很快就比娘高了。」

「嗯!快快長大,娘就不用發愁沒人劈柴了。」她最討厭劈柴這活兒,太費勁了,每每干完活兒兩手都酸痛到抬不高。

因為住在山里,四周有撿不完的枯枝落葉,平時用來燒飯炒菜倒是挺好用的,可是一入了冬,天氣冷得叫人直打哆嗦,用樹枝來燒火一下子就燒完了,不耐燒,得不斷的添柴火,來來回回,夜里都不得安歇。

所以入秋之後李景兒就要開始準備大量的木頭,先曬干,再劈成一小塊一小塊好點燃,然後仔細的堆積起來,避免受潮。

她是個愛干淨的人,每天都會沐浴,用一塊布圍著做成洗漱間,買了只半人高的木桶泡澡用,而孩子們愛玩愛鬧,一人一個小木盆讓他們在里面洗澡,因此熱水的用量更大,幾乎要常備著,以防不時之需。

因此木柴的需求量非常大,她每天劈呀劈的,忙了一季,也就剛剛好一個冬天使用,若春寒長些就有點不夠用了。

「娘,妳弄把小矮頭給我,我幫妳砍柴。」他小辦臂夠結實了,能干很多活。

「嗯!真好,霜明是大哥哥了。」是他砍柴還是柴砍他,憑他那小身板還是認分些,別給她找事了。

「大鍋鍋,大鍋鍋……」吃得歡的月姐兒拍著小手。

「是大哥哥。」臉微紅的霜明帶著幾分驕傲,顯然為能幫娘做事而高興,渾然不覺被糊弄了。

有答應買斧頭給他嗎?

沒有。

讓他砍柴?

再說吧!

李景兒哄孩子有一套,把他們哄得一愣一愣的,一個個傻乎乎的暈頭轉向,忘了要做什麼。

吃完了餛飩,母子幾個先去了藥鋪,竹簍里有一些少見的藥草根,以及兩條手臂粗的毒蛇,光是蛇毒就價值不菲,李景兒估算整條蛇能得二十兩上下,尋常人家省吃儉用可以花一年。

山里的蛇還很多,可是她沒打算多捕,萬一打破生態平衡就不好了,當初是急需用錢才捕蛇維持生計,在蛇類冬眠前,她捕了一百多條,有的拿去賣錢,有的留下來自家吃,曬成蛇干當儲糧,畢竟她剛來水源村不久,不曉得這里的冬天有多長、雪下得多厚,會不會大雪封山,多備點糧食和柴火總沒錯。

于是李景兒只賣毒蛇,價錢高,其他設陷阱捕獲的山雞、兔子等她一律不賣,能剝皮的剝皮,能養的養,其余都丟進寒洞里冷藏,想吃就取出來。

不過主要的原因還是財不露白,她一個獨居女子帶了三名稚子同住,太顯眼的事不做,人有分好壞,地方上也有懶漢、閑漢,好吃懶做只想不勞而獲,她防的就是這些人。

錢慢慢賺就有,她不急,若讓人趁夜模進家里來才得不償失,等她根基站穩了再圖謀其他。

「李娘子,妳今兒個只捕兩條蛇嗎?」和以往比起來少了些,她曾一次送來二十幾條蛇。

「附近山里的蛇抓得差不多了,太深山的地方我也不敢去,萬一踫到了熊瞎子豈不是有去無回,而且入秋了,我也得開始備糧,山里的野菜、野果子趕緊采一采,該曬干的曬干,該腌制的腌制,否則冬雪一下,什麼都蓋住了。」

靠山吃山倒是不愁沒東西吃,就是事多,只要手腳勤快些,通常收獲不少,熬過一冬不成問題。

李景兒不會打獵,但是她會追蹤獸跡,感謝野外求生營的實地訓練,她在獸類出沒的地方挖洞,設置陷阱,每隔幾日去巡一次,很少有空手而回,少則一只,多則四、五只,除了交通不太方便外,穴居生活倒也愜意。

她住的是半山腰,並不會有凶猛的野獸出現,最多是黃鼠狼和狐狸,叼了雞就走。

「那妳今年曬了不少蘑菇嘍!」掌櫃的嘴饞,上一回李娘子送了他三斤,用蘑菇炖雞十分鮮美。

李景兒不藏私的道︰「幾十斤咧!可我沒打算賣,孩子愛吃,炖飯、烤來吃或煮湯都非常好吃,我給你帶了幾斤,一會兒別忘了拿,我帶著孩子老是忘東忘西。」

孩子一吵她就忘了。

「哎呀!那怎麼好意思,妳自個兒留著吃……」這小娘子會做人,不省那一口吃食,為人實在。

「多著呢!被吃了,只是住在山里多有不便,多備點糧才安心,這才沒打算賣。」凡事最怕意外,有備無患。

「說的是這個理,孩子都小,妳也辛苦了,這回的蛇都活著,咱們就照之前的數可好?」掌櫃的看見竹簍里的好藥材,急著先給錢再驗藥材的品質。

寒暄完後進入正題,李景兒也沒馬虎的應對道︰「成,給我五兩散銀,一些銅板,余下的就整數付銀錠。」

「好,身上帶太多銀子也不好,李娘子,妳那些藥材品相不錯,我就開價……」山里的好東西真是不少。

「掌櫃的,有沒有三七?有多少給多少,送三河衛所,要快,別給耽擱了……」

藥鋪掌櫃正要出價買野生桂枝、細辛、蒼耳子、柴胡、升麻、半夏、夏枯草等藥草,忽地打雷似的大嗓門直沖耳際,那聲音之宏亮大老遠都听得見,把小孩子都嚇哭了。

「軍爺,你輕點聲,瞧你驚著了孩子,要買藥吩咐一聲就成,我們藥鋪有藥還不賣給你嗎?」見死不救非良醫,仁心堂從不做有違良心的事。

上一頁返回目錄頁下一頁單擊鍵盤左右鍵可以上下翻頁